<rt id="sgk62"></rt><acronym id="sgk62"></acronym>
<acronym id="sgk62"><center id="sgk62"></center></acronym><tr id="sgk62"></tr>

新能源播報

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前景廣闊

時間:2021-10-19 16:01:50 來源:深圳商報

在全球能源市場供應短缺的背景下,近期原油、天然氣、煤炭等能源價格不斷攀升,使歐洲、印度等地區電力供應不足,引發了市場對于全球能源危機走向何方的擔憂,也給疫情后的經濟復蘇蒙上一層陰影。

最近一段時間,國際油價上漲勢頭依舊不減。截至上周五收盤,紐約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上漲1.66%,報收82.66元/桶,繼續創出7年新高,今年以來紐約原油漲幅超過七成;布倫特原油則上漲1.02%,收于84.86美元/桶。

歐洲更是能源短缺的重災區,石油、天然氣、煤炭與電力都出現緊缺。歐洲天然氣9月以來漲幅已翻倍,比去年同期上漲逾8倍,幾乎是今年初的5倍。

國際煤炭價格也在持續走高,中國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年內大漲逾1.7倍。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費國印度煤炭告急。截至9月底,印度135家燃煤電廠中,超過八成電廠只剩下不到一周的庫存,而超過半數電廠的庫存不足3天。這些火電廠一旦停產,印度七成的電力供應將不得不中斷。

國際能源署(IEA)預計,能源緊張將使石油需求增加50萬桶/日,這將導致今年底出現約70萬桶/日的供應缺口,直到OPEC+按計劃增加供應。

隨著冬季來臨,用于供暖的天然氣、煤炭需求將大幅增加。由于全球各地買家都在搶奪有限的供應,業內預計能源價格短期仍將居高不下。

對此,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記者分析稱,“本輪全球能源價格的上漲,從深層次原因看,雖然有需求原因如全球經濟反彈和碳中和背景下清潔能源需求增加,但更多的根源在于供給。一是短期供給問題,疫情沖擊下的停工停產、產能利用率不足等;二是中長期供給問題,由于2014-2015年和2020年兩次大宗商品價格暴跌,石油、天然氣等生產企業資本支出持續處于低位,導致中長期供給不足。”

伍超明表示,從短中期來看,全球能源價格整體將維持高位。未來其價格取決于幾個因素:短期主要取決于疫情防控對供給邊際修正程度,還有北半球冬季天氣情況,中長期取決于商品生產企業的資本支出是否有效提高。當然,即使提高,根據歷史經驗,增加產能一般需要2至3年時間。

邁柯榮信息董事長徐陽對記者表示,“此次能源危機與以往的石油危機有較大的不同。如煤炭由于污染、低效等問題,其開采一直被壓縮和管控,部分發達國家已大量淘汰煤炭產業。然而,新興經濟體發電依然以煤炭火電為主,供給短期緊缺引發了價格大漲。從中長期看,伴隨著世界各國大力發展風能、太陽能、核能等替代能源,未來全球能源危機有望得到緩解。”

美國銀行預計,到明年初,能源市場可能有四種潛在演化路徑。在每種路徑下,能源價格都將有所回調,但有些路徑可能實現的比較痛苦。一是能源價格的飆升將導致經濟衰退;二是有更多生產或替代品;三是溫暖的冬天將緩解危機;四是加息減緩總需求。(記者 陳燕青)

最新資訊

猜你喜歡

頻道精選
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